丙肝患者都需要知道哪些常识来治疗疾病?

旧风年间
Lv.2
丙型肝炎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主要疾病,慢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(HCV)会导致肝脏慢性炎症、坏死和纤维化,一些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(HCC)。
一、HCV的消毒方法
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;可以通过100℃5min或60℃10h、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方法灭活病毒。
二、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
1、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主要途径包括:(1)输血和血制品传播;(2)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。共用剃须刀、牙刷、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传播方式。
2、性传播
3、母婴传播:抗-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风险为2%。
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。接吻、拥抱、喷嚏、咳嗽、食物、饮水、共用餐具和水杯、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HCV。
三、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
(一)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
1、流行病学史:有输血史、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。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~16周(平均7周),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。
2、临床表现:全身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,少数伴低热,轻度肝肿大,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,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。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,表现为隐匿性感染。
3、实验室检查: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,抗-HCV和HCVRNA阳性。HCV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,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RNA持续阳性者。
有上述1+2+3或2+3的表现者可以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。
(二)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
诊断依据:HCV感染超过6个月,或发病日期不明、无肝炎史,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,或根据症状、体征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,亦可诊断。
四、治疗
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。
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。对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效果不佳的患者,可以再联合蛋白酶抑制剂等抗病毒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