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因素需要特别注意?

萝卜吃兔子Lv.5
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特征在于多系统器官损害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。本病原因未明,可能和遗传、性激素环境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。

在治疗SLE方面,早期和正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。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和策略,可以使大多数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,使患者能够带病生存,尽管不能完全治愈,但可以控制疾病的症状和进展。

在治疗目标上,可以分为疾病控制和疾病基本控制两种情况。疾病控制是指无症状、无器官损害证据以及炎性指标正常;疾病基本控制则是指无症状、器官损害指标基本正常或稳定,以及炎性指标正常。

一、诱导缓解

在诱导缓解阶段,治疗目标是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上述治疗目标。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治疗方法:

激素:强的松、地塞米松、甲强龙和得宝松等是治疗SLE的首选药。它们可以迅速改善症状,控制病情,但可能会带来较多的副作用。在使用过程中,应尽可能缩短大剂量使用的时间,尽早减药。
静脉丙种球蛋白: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快速起效,同时也有增加患者抗病能力的作用。它常用于危重患者,如重要脏器损害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血小板显著减少者。
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:这两种方法的起效较快,但容易反弹,并且价格相对较高。它们是危重患者如重要脏器损害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等的备选方案,可以在必要时使用。
生物制剂: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迅速缓解病情,副作用相对较小,是治疗中的备选选择。但价格较高,部分患者可能无效,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。
二、维持治疗

维持治疗阶段是为了防止复发并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。在这个阶段,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法:

激素:强的松、甲强龙等在诱导缓解1-2个月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。减药的原则是先快后慢随着剂量的减少,减药速度会逐渐放慢,最终维持小剂量治疗,部分患者可能最终可以停药。
硫酸羟氯喹这种药物通常被视为基础用药,其副作用较小,可以在妊娠期使用,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凝、抗感染、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。在医生指导下,该药可长期使用,部分患者病情稳定也可以停药。
免疫抑制剂:包括环磷酰胺、长春新碱、来氟米特、霉酚酸酯、甲氨蝶呤、硫唑嘌呤、他克莫司和环抱霉素等。这些药物可以在维持治疗阶段使用,有助于控制病情的进展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严密随访是治疗SLE的关键。患者原则上必须每三周随诊一次。治疗1年以上可以根据病情适当延长随访周期。同时,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,以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。
总数 0
发表评论返回
发表您的看法
专题推荐
精彩话题